前七子是指弘治、正德年间的李梦阳、何景明、徐祯卿、边贡、王廷相、康海、王九思,以李梦阳、何景明为首。后七子是李攀龙、王世贞、谢榛、宗臣、梁有誉、吴国伦、徐中行,以李攀龙、王世贞为首。前后七子都提出相似的复古口号。前七子倡言“文必秦汉,诗必盛唐”,后七子也主张“文必西汉,诗必盛唐”。他们共同的宗旨,都要求恢复主体与客观社会现实、情与理、意与象、诗与乐的完美统一,即恢复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审美理想和审美特征。从这一点来说,可谓是“复古”。但同时,他们针对宋元以来理学家倡理贬情的文学观,特别是台阁体创作中的理化与俗化的倾向,着重强调主体感情的价值与地位,倡导向民歌学习,恢复文学创作表达真实情感的传统,又适应了明中叶社会生活的变化,反映了当时人们摆脱程朱理学的桎梏、追求主体自由、实现人生价值的要求。从这一点来说,他们的主张又具有创新的意义,是试图通过复古达到革新的目的。因此,这种复古运动,就起到了打破明前期文坛程朱理学的垄断局面,开启了明后期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先河,成为明代的文学思潮从前者过渡到后者的桥梁。
相关影视:迷电影高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