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此,从北京和平解放到1952年年底,北京工业经济出现了近代以来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。在三年多的时间内,北京工业职工队伍增长近一倍,由1948年年底的8万余人增长至17万人,工业总产值由1.05亿元增长至8.3亿元,增长近8倍,北京市主要工业品产量均取得很大提升,均超过近代以来的历史最高产量,1952年全市生铁产量34.2万吨,原煤产量220万吨,发电量达2.8亿千瓦·时,水泥20万吨[141]。然而这一时期,北京市的工业投资却是十分有限,直接生产性投资仅6413万元,新建千人以上的工业企业仅1个,即新华印刷厂,生产的迅速恢复发展主要得益于生产关系的变革和正确的管理引导[142]。
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北京工业的持续发展,为当代北京工业化起步奠定了初步物质基础,积累了工业运行管理的重要经验,培养了北京工业系统的干部职工队伍,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。但也必须承认,这一时期北京工业的发展还停留在较低水平,工业弱小、落后的面貌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,这主要体现在:第一,工业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十分低下,绝大多数北京工业产品都是技术含量不大的简单加工,多数产业不具备从原料生产到成品制造的生产能力;现代工业占北京城市工业的比重亟待提高,1952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中有35%由手工业产生,工业企业中的大多数生产过程仍然依靠手工操作,石景山钢铁厂1.3万名职工中,手工搬运工人即占到了四分之一。第二,工业产业结构相对失衡,日用消费品生产占到了全部工业产值的60%以上,纺织、食品、服装均占全部工业产值的10%以上,钢铁、煤炭等基础工业部门虽有所发展,但在全市工业中所占比重不升反降。第三,工业生产投入不足,前期发展基本依靠挖掘既有生产潜力,缺乏设备更新和技术储备,电力、水泥等企业生产设备已处于满负荷运转,设备损耗严重,已无增产可能。第四,在工业所有制结构变化方面,国营工业占全市工业比重没有显著增长,个别年份国营工业的增速甚至低于私营工业和个体手工业,国营工业在工业化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。此外,工业人口占全市人口的比例仍仅为3%,较1948年仅增长了1个百分点[143]。